尊重好奇,保护珍贵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是通向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源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们探索世界,形成兴趣点的内驱力。但是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及时向孩子的这种需求提供养料,使孩子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那么,作为成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尊重好奇,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许多多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单纯的孩子们马上能够想到的是问周围的大人。在家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学校里就去向老师请教。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可能问题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一年级的孩子比起高年级的更喜欢围着老师问东问西的原因。这时候关键就在于大人是如何反应的。
实例:“无欲无求”的孩子(来自父亲的困扰)
某一天,有一位父亲来找我,和班主任老师抱怨孩子从小就“无欲无求”,对学习不敢兴趣,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但是孩子不想去。一放学回家,就向父母讨要手机玩。当然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和家里人的宠溺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向这位父亲提出了多沟通、不有求必应、给孩子养成时间观念等建议。送走父亲后,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找学生谈一谈,在和学生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说了多次的“不想去”“没劲”。后来,当我问到爸爸妈妈上班回到家,和你都玩些什么时,这孩子撅着小嘴,嘟囔说:“他们哪会和我玩,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我有问题去问他们,就一脸不耐烦地挥手,说爸爸(妈妈)上班太累了,你自己去玩吧。”
原来,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当孩子向你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你是否用“太累了”“去问其他人”“问老师”等等借口去敷衍他。久而久之,一直得不到问题答案的孩子,很难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形成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启示: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应放下浮躁的情绪,尊重孩子的好奇,以平和的、童真的心态,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二、平等对话,捕捉学生课堂闪现的兴趣点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求知欲的产生、培养就与环境的刺激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探究氛围,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为中高年级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实例:看似“无效”,实则“有效”
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内容提出问题,追根纠底,是因为对这个内容产生好奇心,迫切想知道答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识字1中,出现了很多与春天有关的生字,当教授“梨花”“杏花”“桃花”时,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梨花是什么季节开得呀?”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他们知道的梨花、杏花、桃花,课堂从安静变成了喧闹,孩子们看似提出了和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无效”问题,其实,深思一下,这个问题不就表明孩子对这些花儿十分感兴趣吗?欣赏美的能力让他想要掌握花儿们更多的信息,这就是孩子感兴趣之处。
又如《咏华山》一文,讲诉的是宋代名相寇准小时候的故事,原文最后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八岁。”当时一个孩子嘟哝了一句:“哇,寇准八岁就这么厉害呀!”无意识的一句评价是孩子潜意识求知欲的表现。这个时候,我出示了一些寇准的资料,孩子们专注地阅读,并从资料中知道了寇准如此了得是因为他勤于积累。深入的了解产生了课堂有效的生成。
启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课堂上闪现的兴趣点,进行有效的拓展。积极创设能产生兴趣点的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放低姿态,保存童心,平等对话,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提问。
三、观察引导,善于维持孩子的兴趣点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孩子对某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就是对该事物产生了兴趣。从幼儿学的角度来说一般是利用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家长则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并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发展孩子的爱好,以开发其智力,推动其成长。
实例:儿子与英文
儿子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3岁起渐渐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某一天,他坐在他专属的小凳子上,打开ipad看视频的时候,无意间点开了一首英文儿歌,还能跟着歌声一起读表示颜色的单词。此后几天,每到被允许玩ipad的时候,他总是反反复复地听这几首英文歌。我结合儿子平时的一些表现,我发现他对于语言比较敏感,有兴趣。此后,当他放英文歌曲的时候,我会陪着一起唱,和他一起看《爱探险的朵拉》。走在公园里的时候,我会以游戏的方式,用英文读出我们所见的各种颜色。买字母类型的玩具等等,一直努力地维持孩子对于英文的兴趣。孩子4周岁时,在慎重地试听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兴趣班后,我选择了针对幼龄儿童,更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故事部落美国绘本英文中心,以主题鲜明的实物体验、绘本阅读、单词教授、手工制作展开教学环节,孩子从接触英文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对英文的高度兴趣。我的目的是让儿子在正式接触英文这门学科之前,认识到这是一门语言。
启示:父母是陪伴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在陪伴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使孩子的兴趣点能够长久地维持,使这个兴趣成为他的能力。
结束语:
儿童天生就有好动、好强、好胜、好奇等内在因素,就有探究世界的强烈欲望,本来就会有多方面的兴趣。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正当兴趣,以尊重的态度,正确地加以引导,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