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拿到了新的一期《江苏教育报》,精神食粮一到位就赶紧大快朵颐,给自己补充能量。同样还是那些板块,我依然重点看的也是一二板块。
本期的教育茶坊用一个血的教训告诉大家“暴力型”家长对家庭和孩子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孩子没了,家散了,每个家长都需要反思。说实话,没有被父母打骂过的孩子太少。在我女儿幼儿园中班时因为不好好吃饭也没有逃过我魔掌,不打不解气,打了又后悔,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直到现在女儿依然记得我那次动手,觉得我不是好妈妈,这简直成了,我“贤妻良母”路上的一个污点。因为有了那次伤害,和女儿的“记仇”,我才会意识到,打除了能暂时震慑住孩子,其他一点用都没有,反而会让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心里,对父母更会有恐惧感,从而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所以打过女儿那一次后我就转变战略,改用说,可谓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嘱强调,结果可能用力过猛,被女儿嫌弃我这正值大好年华青年啰嗦的像老太婆。其实也是,孩子大了,有些事情说多了她们会麻木,更不会听一个唠叨妈妈的话,点到为止,掌握这个度,我现在也在尽量控制自己不要一个不小心又使大力了。有时实在生气,就闪一边去平复一下,或下楼散散步,等元神归位后再回去战斗。每个宝贝都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老天对我还特别厚爱,打包送给我一对。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勿打少念,多用行动感染他们,父母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特别关注板块中的----努力陪伴,是为了勇敢放手。我们家就中招了,有时怕孩子弄砸了,收拾起来更麻烦,或嫌孩子做的慢,就不让孩子自己做,全部是大人代劳,可想而知,孩子自立和自理都快废了。为了帮孩子们纠正,现在规定孩子们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用过的东西必须归位,否则一律视为不需要,妈妈可以自行处理,甚至丢掉。做的好了,妈妈脸上要笑的跟花似的,夸夸孩子。试了一段时间,小有所成。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在这个年纪里的陪伴中父母要做到接受现实的忍耐力,不是每个孩子都十全十美,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嫁接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失去了幸福的权利;当然也得有适度惩罚的小制度,比如制定和孩子相符的计划,早上起床时间,到晚上睡觉时间,每个时间段需要做什么提前完成可以自由活动,还会有些小奖励,拖拉了也会有惩罚,这些惩罚也是和孩子达成共识的她能接受的惩罚。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信守承诺,说到做到时刻记住我是榜样,榜样,榜样......在孩子的人生中,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这几年,在陪伴的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立、自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从容面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勇敢的放手。
育儿心经部分同样精彩,如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航者而不是掌航者,有部分爸爸妈妈都会一不小心做了掌航者,当然我也是,我曾经让孩子按照我的规划和要求去上舞蹈班,我认为对就是对,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导者,父母可以引导,甚至可以说诱惑,但绝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让孩子丧失了选择的能力,所以这次我试着让她们自己选择,她们放弃了舞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跆拳道,有兴趣的学着都变得积极了,希望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虽不排除被父母逼成功的孩子,但成功的毕竟少,例如郎朗,他确实很成功,自己也说中间想放弃,但被父母逼着继续,父母逼得成分,自己的喜爱成分,还有天分,这是相辅相成的,孩子本身不喜欢,没有天分,自己不努力也成就不了现在的他。我现在试着让自己放下让孩子成才的那颗躁动的心,慢慢引导孩子也引导自己,多给她选择的权利。
感想如上,让我们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