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李玫瑾教授讲座观后感一4班 程沄骞家长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6日]
周六早上一起床就打开了陈老师分享在家长群里的讲座视频。这段视频是李玫瑾教授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片段,主题是子女的家庭“心理抚养”。李玫瑾教授是我欣赏的心理学专家,所以很认真地把视频看了两遍,还在网上查了讲座中出现的案例。
视频中,李玫瑾教授从“感觉剥夺试验”讲起,然后是“战争与棋王”的故事,以及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幼年心理体验和经历对于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通过观看李玫瑾教授的讲座,收获很大,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一点:在基本的物质抚养之外,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抚养”甚至更为重要。
每一个“坏孩子”都可能是家庭“心理抚养”欠缺的受害者
在讲座中,李玫瑾教授讲述了发生于2007年4月16日(美国当地时间)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一名20多岁的韩裔学生在短短35分钟内枪杀了32名师生,最后他也自杀身亡。此案至今仍名列美国十大最惨烈校园枪击案。惨案当晚,人们在悼念遇难者时点了33支蜡烛,在之后举行的葬礼上,人们在这名韩裔学生的悼词中写道:很抱歉我们没能在你最痛苦的时候帮助你。看到这里,我对当地人的善良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一点:这名年轻的枪手也是受害者,他可能正是幼年时期家庭“心理抚养”欠缺的受害者。对照这个案例,我想到了复旦投毒案里的凶手林森浩,想到了几个月前残忍杀害同班同学的山东14岁初中生,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十几起大学校园宿舍惨案。透过这些极端个案,对照李玫瑾教授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心理抚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当前这个阶段正是我的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非常庆幸在这个时候学到了这堂课。同时,我也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点。例如,不能很有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经常忍不住大声吼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做好等等,这些细节长此以往,都有可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消极影响,从现在开始必须逐一改正。
不要“残忍”剥夺孩子亲身体验成长过程的权利
从李玫瑾教授讲述的“感觉剥夺试验”和“战争与棋王”的故事中,我还领悟到了另外一个道理:不要剥夺孩子亲身体验成长过程的权利,这样做是非常“残忍”的。
作为父母,我们从不吝啬对孩子的爱,但有时候难免“过界”,变成了“溺爱”。我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受一点点委屈,上学路上替他(她)背书包,吃饭前替他(她)试冷热,孩子外出玩耍全程严密护佑,有些家长甚至要帮助孩子找玩伴等等。这些“爱”的表现其实是很残忍的,孩子因此被剥夺了感知生活、认识自然、学习人际交往技能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们亲身体验成长过程的权利。在“感觉剥夺试验”中,尽管有丰厚的报酬,但被试者最终没有一个坚持到100小时的,同时心理认知能力都短暂出现了问题,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感知世界的味觉、听觉、视觉、触觉都被剥夺了。而在“战争与棋王”这个故事中,由于常年与世隔绝,“棋王”失去了社会交往等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四季变化,体味人情冷暖,学会适应环境,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记得儿子满月的时候,带他去制作满月纪念照,设计师让我选一句话写在儿子的满月照上,我选择了“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选这句话?因为我总担心儿子长大了变成“坏孩子”,也因此从小就对他的行为习惯特别关注,一直在搜寻相关的育儿理论。很庆幸,这次李玫瑾教授的讲座给我指引了方向,今后我会更加注重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陪伴儿子成长,帮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一(四)班程沄骞爸爸
                              2018年9月15日